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表现主义建筑作品霍伊斯特公司技术行政大楼以及它背后现代建筑的先驱——彼得·贝伦斯
图片
图片
德国建筑沧海拾珠系列──彼得 · 贝伦斯大楼
| 作者:付芳宇
引言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德国建筑旅游系列,在这里我们会为您介绍一些在德国相对小众却绝对不虚此行的的建筑旅行目的地和它背后的故事。它们或许是建筑史中生而璀璨却鲜有人问津的沧海遗珠,或许是当代独具一格却还未来得及被更多人熟知的匠心之作。我们希望做一名合格的探路者,帮更多的建筑人认识那些尘封的宝藏。本期就让我们走近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表现主义建筑作品霍伊斯特公司技术行政大楼(又称彼得 · 贝伦斯大楼)以及它背后伟大的现代建筑的先驱——彼得 · 贝伦斯。
彼得 · 贝伦斯这个名字对建筑师来说绝对不会感到陌生,如果说彼得 · 贝伦斯是小众建筑师,那恐怕也无人敢称大众了。几乎在任意一部建筑史书中你都可以见到他的名字以及他的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工业产品设计先驱” 等一系列头衔,就连现代主义建筑的四位大师也有三个都曾在他门下工作。但我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小众建筑系列的第一期介绍贝伦斯的霍伊斯特公司技术行政大楼(后简称 “霍伊斯特大楼”),一方面是因为它足够精彩,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相熟的国内同行竟然很少有人了解这个作品。数年前我曾有幸前往参观,并大受震撼。但当我与国内同行聊起参观了贝伦斯的作品,建筑师朋友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柏林 AEG 涡轮机工厂,知道霍伊斯特大楼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其实这栋建筑在德语区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甚至是以贝伦斯本人来命名的 “彼得 · 贝伦斯大楼”(德语名 Peter Behrens Bau),称这个作品为他的代表作一点也不过分。这强烈的认知反差使我意识到,贝伦斯的很多作品在德语区外的知名度远远配不上它们本身的高度。从那时我便萌生了将这个精彩的表现主义建筑作品介绍给更多人的想法。
图片
图 1: 霍伊斯特大楼内部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建筑师其人——审美前卫的” 斜杠青年 “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灵魂的写照。要了解一个建筑作品,必定绕不开它背后这个人。霍伊斯特大楼之所以在德语中被冠以彼得贝伦斯本人的名字,正是因为它是贝伦斯建筑生涯最辉煌的缩影。贝伦斯出生于 1868 年的德国,他的前半生经历了德国统一后的又弱转强,又由盛转衰的剧变。在他的青少年时期,欧洲近邻英国发起的一场旨在推崇手工艺复兴、反对粗糙工业制品的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在整个欧洲工业和艺术界掀起了一阵飓风。与当时流水线上粗制滥造的家具和工艺品不同,英国的手工艺产品精美质量上乘注重实用性,于是很快就在全欧洲引发了设计革命。在当时的世界强国英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如 比利时、法国纷纷效仿,开始追求工艺技术的革新和对传统美学因素的挖掘。而同样酝酿着一个强国梦的德国眼光却放的更加长远,德国的艺术家工匠们意识到英国式的新手工艺品无法批量生产的局限性,已经开始探索将英国手工艺精致优雅的艺术性与工业化批量生产相结合的新道路,力求实现质量、艺术性和产量俱佳的世界生产强国。工业强国这一梦想已经悄悄在德国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中生根发芽。后来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缔造者穆特修斯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这一时代德国艺术青年的纯粹且炽热的理想: “通过制造高品质的产品来获得德国式的胜利”。
贝伦斯像许多同时代的建筑师一样,用今天的话讲也是一名 “斜杠青年”。他早年间曾经当过画师,设计过印刷字体,直到 20 世纪初也就是他 30 多岁时,在工业强国的大潮下他开始转向实业,他开始尝试设计建筑,并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设计师生涯。那时的德国一系列艺术、建筑和手工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工业化生产标准、新的哲学思潮不断推动着各种建筑流派的发展。当时的德奥地区的艺术界正值在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 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的“装饰艺术运动”(又名新艺术运动)的顶峰。顾名思义,这种风格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装饰元素,即以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为基础的弯曲线条,在德奥地区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领域盛行一时。其中建筑界的代表人物有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安东尼 · 高迪和奥托 · 瓦格纳等人。而那时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建筑师贝伦斯在浪潮之下却难得地保持了独立的思考,他早已厌倦了这些风头正盛的风格流派。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对当时流行的柔软纤弱的弧线做了变直变硬的改造。他的建筑作品造型简洁,摒弃了附加的装饰,大胆地抛弃流行的传统式样,采用新材料与新形式,给当时的工业建筑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贝伦斯作为建筑师的审美体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图片
图 2: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 Alt-Oldenburg.de
更令人钦佩的是,贝伦斯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改革工业产品设计,在他之前还从未有人把电灯,电水壶这些产品当作艺术品来看待。所以后人也在他为数众多的头衔之外又加上了 “现代工业设计先驱” 的美名。
图片
图 3:彼得贝伦斯设计的茶壶和玻璃杯
(图片来源 https://www.baunetz.de/ )
巅峰之作——砖砌的色彩乌托邦
正当这位全能的艺术家靠着他的独树一帜的工业建筑和产品设计逐渐声名鹊起之时,德国先后经历了一战的洗礼和战后的百业萧条。德国政府无力偿还战争赔款,全国经济迅速崩溃,爆发了 “鲁尔危机”,即马克急速贬值,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家庭妇女甚至用马克烧火做饭。我们今天的主角霍伊斯特大楼正是诞生在这一动荡不安的困难时期。
1920 年贝伦斯大楼受战后亟待重振工业强国梦想的化工企业霍伊斯特公司(德语名 Höchst AG)的委托,设计该公司的新行政大楼。贝伦斯大楼选址位于法兰克福西南,当时还是独立城镇的霍伊斯特镇。该片区现今已经是一个拥有约 90 家化学、制药和服务公司的工业园区,但当时这个现代工业园的发展刚刚起步。为了节约成本,贝伦斯选择了经济实惠的黏土砖作为建筑内部和外部的主要建材。
图片
图 4: 霍伊斯特大楼地理位置
该建筑的主立面长达 185 米,全部由深浅不同的红色系砖砌筑而成。立面构成上沿用了古典主义建筑的三段式结构,主体颜色由下至上逐层变浅,最下段全部采用深色砖,中间段深色浅色砖相互叠加搭配,最上层以浅色砖为主。这样上浅下深的色彩安排同样给人以非常强的稳定感,与超长的砖砌立面带来的沉稳的体量感非常契合。不同深浅的砖的排列花式既富有变化又非常干脆简洁。立面虽然沿用了古典主义三段式,但是摒弃了一切繁复的装饰元素,仅保留了简单几何形状的现代玻璃窗,全靠几何形玻璃窗和谐精致的比例构成和不同颜色的砖的排布变化来消解近两百米长的体量带来的压迫感。该立面横向上也由三个部分组成,两侧是主体办公楼,中间是高起的塔楼和链接街道对面办公楼的桥梁建筑。这座横跨 Brüningstraße 的拱形连接桥在当时被当成通往工厂区和赫斯特镇的大门。建筑评论家沃尔夫冈 · 佩恩特曾感叹道:“这座塔楼和这座桥带有极强的视觉标识性,历经数十载,已经化身为赫斯特工业区的标志。”
图片
图 5: 霍伊斯特大楼立面细部
图片
图 6: 霍伊斯特大楼立面、塔楼和桥
(图片来源: https://zh.wikipedia.org/)
建筑内部是与外部的低调质朴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从拱桥下主入口进入,穿越低矮的前厅,便来到了整栋建筑的真正的高潮部分——穹顶大厅。穹顶大厅中间是长方形的中庭,向上延伸共五层,每一层都有环绕中庭的画廊和与画廊相连位于一侧的楼梯空间。顶部是三个高度为 20 米的水晶形状的玻璃穹顶,由八个巨大的多层彩砖柱子支撑,这些柱子由超过 50000 块砖组成。贝伦斯希望柱子颜色能够对应水晶棱镜折射出的光谱的颜色,因此他设计了逐层渐变的色彩方案:砖的颜色由下至上从绿色到蓝色,再到红色,最后到亮黄色。全部的彩色涂料均来自霍伊斯特化工厂的自家产品,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为这家化工企业做了非常好的立体广告。地板的马赛克砖的图案也是模仿水晶的结晶形态,与玻璃穹顶遥相呼应。贝伦斯希望在他的设计中用象征着现代化学的彩色涂料和结晶形态等元素来很好地契合霍伊斯特公司所深耕的化工领域。
图片
图 7: 赫斯特大楼平面图
图片
图 8: 霍伊斯特大楼中庭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 9:水晶形状玻璃穹顶天窗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 10: 中庭地面马赛克图案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贝伦斯的巧思还体现在色彩质感的营造上。除了高质量的涂料,光在这个色彩质感的营造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穹顶大厅内部主要有三种光源,一是透过屋顶三个水晶形大玻璃天窗进来的直射自然光,也是最主要的提供亮度的唯一直射光源; 二是通过楼梯间墙壁上印有风格派图案的彩色玻璃窗漫射进来的柔和昏暗的漫射自然光; 三是作为氛围点缀的每层走廊的暖色照明灯。三种光源互相配合,主次分明,穹顶天光负责将最核心的长方形中庭空间的彩砖照射得熠熠生辉,位于环廊另一侧的楼梯间的窗户最重要的作用似乎是让人更好地欣赏玻璃窗上带有强烈风格派特点的艺术图案,而采光在这里成为了次要作用,漫射光保持了楼梯空间柔和昏暗的光感,当人站在中庭空间时,这些次要空间很好地作为背景衬托了中庭空间明亮的梦幻色彩,不至喧宾夺主。不同的光源将整个大厅的空间层次感呈现得恰到好处。
图片
图 11: 霍伊斯特大楼楼梯间玻璃窗
贝伦斯甚至还利用了视觉的错觉来营造中庭空间高耸的观感。八根巨大砖柱由下向上越来越粗,这就使围合出来的中庭空间由下向上逐层变小,每一层环廊靠近中庭一侧的两根小柱子的间距也是向上逐层变小,同时每一层的层高也是逐层变低。他甚至还根据每层楼的空间大小调整了环廊的灯具,以使视觉错觉更加完美。这样的巧思让站在中庭中的人甚至不敢相信整个大厅只有 20 米高。
图片
图 12: 霍伊斯特大楼中庭──小砖柱柱距逐层变小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中庭空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教堂,你似乎能在它身上看到中世纪教堂的影子,但它的装饰语言却偏偏非常简洁直白,干脆利落的几何线条仿佛在强有力地书写着,它真真正正属于这个工业化的时代。贝伦斯无疑非常擅长将传统建筑的精神气质与当代的造型语言相结合,与他同时代的建筑师们无有出其右者。
图片
图 13: 彼得 · 贝伦斯手绘草稿
(图片来源:https://www.infraserv.com/)
霍伊斯特大楼始建于 1921 年,于 1924 年投入使用,它的诞生距今已近百年。百年间它虽经历过战争的破坏和多次保护性修复,幸运的是,这个砖表现主义建筑的巅峰之作至今仍然完好而生动地呈现着那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潮新旧交替,艺术百家争鸣的时代的风貌。
作者 / 付芳宇 编辑 / 罗安娜
本文由简悦 SimpRead 转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