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立面出版

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师承3

勒·柯布西耶曾经接受过历史、艺术题材、艺术概念的传统作用,而丝毫不带有后期浪漫派的彷徨,在全新的基础上恢复回忆的价值,历史的价值与不定的价值,从历史角度来看唯一合理的道路。 曼弗雷多·塔夫里 Manfredo Tafuri

柯布西耶与奥古斯特·佩雷

佩雷的成长历史

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1874-1954)是法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建筑世家,父亲是一位石匠和承包商,他和他的两个兄弟都从小接受了建筑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佩雷曾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学习建筑,但在1895年退学,加入了父亲的建筑公司。在那里,他开始了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和实践,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和风格。

佩雷的作品

佩雷的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规模,从住宅、教堂、剧院、博物馆、工厂、车站、桥梁等。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湛技艺和对形式、空间、光线、材质、细节的敏锐感觉。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借鉴,以及对现代社会和技术的适应和创新。他的代表作有:
  • 巴黎第十五区加拉尔街(Rue Franklin)25号公寓楼(1903),这是他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公寓楼。该楼采用了柱梁板体系,形成了一个灵活的平面布局,外立面则呈现出一种简洁而优雅的几何美感。
  • 埃夫勒(Le Havre)圣约瑟夫教堂(1951-1958),这是他晚年的杰作,也是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轰炸而重建的埃夫勒市设计的多个项目之一。该教堂采用了一个八角形的平面,由16根高达107米的钢筋混凝土塔支撑着一个巨大的穹顶。内部空间则由数千个彩色玻璃窗装饰,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光芒四射的氛围。
  • 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东翼(1937),这是他为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设计的一个展馆,也是他最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作品之一。该展馆由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拱形屋顶覆盖,下面是一个开放式的展示空间,无需任何内部支撑。外立面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佩雷的学术思想

佩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在1912年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学院(École Auguste Perret),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柯布西耶。佩雷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 他认为钢筋混凝土是一种革命性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具有强度和耐久性,还具有塑性和表现力,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和结构。他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美学”(esthétique du béton armé)的概念,强调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该与建筑的功能、空间、光线、材质、细节等相协调,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其他材料或风格。
  • 他主张建筑应该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不仅包括结构、技术、功能等方面,还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他反对盲目地追求新奇或时尚,而是倡导在尊重和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的需求和条件,创造出适合时代的建筑。他提出了“建筑的经典主义”(classicisme de l’architecture)的概念,强调建筑应该具有永恒和普遍的价值,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过分个性化。
  • 他主张建筑应该是一种社会艺术,它不仅要满足个人或少数人的需求或欲望,还要考虑到大众或整体的利益或幸福。他反对将建筑作为一种私人或商业的投机或炫耀,而是倡导将建筑作为一种公共或文化的服务或贡献。他提出了“建筑的社会主义”(socialisme de l’architecture)的概念,强调建筑应该具有公益和人道的精神,而不是利己或残忍。

吾爱吾师

柯布西耶曾在瑞士洛桑美术学院(École d’Art de Lausanne)学习雕刻和绘画,但没有接受正规的建筑教育。他在1907年到1908年期间,在巴黎拜访了佩雷,并成为了他的学生和助手。奥古斯特·佩雷(生于1874)作为柯布西耶无法否认的恩师,是否划分在巴黎学派是有争议的。如果仅仅考察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为混凝土的创作和现代建筑学做出的贡献,如富兰克林街25号和埃斯德车间,无疑他应作为巴黎学派的大哥。但由于他后来一系列建筑如香榭丽舍剧院等向古典的回归和他对柯布西耶这些新一代前卫建筑师创作理念的公然反对使他晚节不保,所以应当与巴黎学派的人分属不同的阵营。同样弗兰兹·儒尔丹Frantz Jourdain(1847~1935)虽然在现代钢结构的运用上开创建筑艺术先声,如巴黎莎玛丽丹百货商场La samaritaine而且组织了秋季沙龙和建筑师工会而名声显赫,但他的年龄差和浓郁的新艺术运动手法都无法让他被认为是巴黎学派的一员。
柯布西耶对佩雷有着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他认为佩雷是他的“唯一的老师”(mon seul maître),也是他“最好的朋友”(mon meilleur ami)。柯布西耶从佩雷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历史与现代、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对他后来的建筑理论和实练有很大的影响。柯布西耶在1910年到1911年期间,进行了一次欧洲之旅,他参观了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家的许多古典和现代建筑,这次旅行也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和见识。柯布西耶在1912年回到瑞士,开始了他的独立建筑实践。

师徒反目

尽管柯布西耶对佩雷有着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但他也有着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他不满足于仅仅模仿或继承佩雷的建筑风格和思想,而是希望超越或颠覆他们。柯布西耶在1910年离开了佩雷的建筑公司,开始了他自己的建筑实践和探索。他在1914年设计了一座名为多米诺(Dom-ino)的住宅原型,这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组成的简单而通用的结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地进行组合或变化。这一设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也是柯布西耶与佩雷在建筑理念上的分歧的开始。
柯布西耶与佩雷在1919年至1920年期间,曾经合作设计了一座名为拉菲特(La Fraternelle)的劳工合作社大楼,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的合作。该大楼由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组成,外立面则由玻璃、金属、砖等材料装饰。柯布西耶在该项目中提出了一些激进和前卫的想法,比如将屋顶改为一个平台,用于种植花草或放置雕塑;将电梯安装在外墙上,以节省内部空间;将外墙涂成鲜艳的颜色,以突出建筑的个性和活力。然而,这些想法都遭到了佩雷的反对或否决,他认为这些想法过于轻率或不切实际,甚至有损于建筑的美感和尊严。这导致了柯布西耶与佩雷之间的冲突和不满,最终导致了他们在1920年正式断绝了师徒关系。

柯布对佩雷批判的继承

柯布西耶在1920年改名为柯布西耶,并开始了他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他也开始了他对建筑理论和批判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写作,出版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1923)、《城市未来》(Urbanisme,1925)、《当代城市》(La Ville radieuse,1935)等。在这些著作中,柯布西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如“五点新建筑”(les cinq points de l’architecture nouvelle)、“机器时代”(l’ère des machines)、“日光、空间、绿地”(la lumière, l’espace, la verdure)等。他也对当时的传统建筑和城市进行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认为它们已经过时、落后、无效、不卫生、不人道等。
柯布西耶对传统建筑和城市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佩雷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柯布西耶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了佩雷,但往往是以一种贬低或否定的方式。他认为佩雷虽然是一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师,但他却没有充分利用这种材料的潜力和可能性,而是将其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他认为佩雷虽然尊重和借鉴了历史和传统,但他却没有真正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和技术的变化和需求,而是沉溺于过去的回忆和模仿。他认为佩雷虽然倡导建筑的社会主义,但他却没有真正关注和改善大众或整体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而是满足于少数或精英的需求或欲望。
柯布西耶对佩雷的批判,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实践的自信和自豪。他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是符合时代精神和人类进步的,他的建筑作品是具有革命性和普遍性的。他的代表作有:
  • 巴黎第十六区斯维斯(Savoye)别墅(1928-1931),这是他最完美地运用了“五点新建筑”原则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该别墅由一个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组成的简单而通用的结构体系组成,外立面则由白色涂料、玻璃、金属等材料装饰。该别墅具有开放式的平面布局、自由式的外立面、水平式的窗户、屋顶花园、悬臂式的阳台等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该别墅展示了柯布西耶对形式、空间、光线、材质、细节等方面的精妙掌控和创新表达。
  • 印度昌迪加尔(Chandigarh)市政府大楼(1952-1965),这是他为印度新建的首府城市设计的多个项目之一,也是他晚年的杰作之一。该大楼由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拱形屋顶覆盖,下面是一个开放式的办公空间,无需任何内部支撑。外立面则采用了大面积的遮阳板和窗户,以调节光线和温度。该大楼展示了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全面和宏观的视野和理想。
  • 巴黎第十四区罗恰(La Roche)别墅(1923-1925),这是他为佩雷的兄弟之一,也是他的朋友和赞助人之一,让·巴蒂斯特·罗恰(Jean-Baptiste La Roche)设计的一座住宅兼画廊。该别墅由一个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组成的简单而通用的结构体系组成,外立面则由白色涂料、玻璃、金属等材料装饰。该别墅具有开放式的平面布局、自由式的外立面、水平式的窗户、屋顶花园、悬臂式的阳台等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该别墅也展示了柯布西耶对佩雷的批判和挑战,他在该项目中使用了一些与佩雷不同或相反的设计手法和元素,比如将外墙涂成白色而不是灰色,将窗户设置为水平而不是垂直,将屋顶改为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坡屋顶等。

惺惺相惜

尽管柯布西耶与佩雷在建筑理念和实践上有着巨大的分歧和冲突,但他们在人格和情感上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尊重。他们在各自的著作和信件中,多次表达了对对方的赞美或感激,也多次互相探望或邀请。他们在建筑界也有着共同的敌人或竞争者,比如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罗伯特·马里奥·席尔维(Robert Mallet-Stevens)、阿尔贝托·利贝拉(Alberto Libera)等。他们在一些重要的建筑事件或活动中,也有着共同的参与或支持,比如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1951年巴黎国际建筑会议等。
佩雷在1954年去世,柯布西耶在1965年去世,他们的去世引起了建筑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哀悼。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也成为了建筑史上的经典和传奇,对后来的建筑师和学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他们的师徒关系也成为了建筑界的一个佳话和典范,展示了一种既有冲突又有和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批判又有尊重,既有分歧又有共识的复杂而丰富的人际关系。
 

Copyright © 2024 原型-立面出版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