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立面出版

专访 | gmp中国区合伙人吴蔚-一种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基于技术和工艺的理性气质

notion image
Haus Hardenberg, Berlin (gmp-Büro)
2016年03月1日于北京,《建筑创作》杂志主编王舒展、编辑姜冰对吴蔚先生进行了专访,主要涉及gmp 的品牌战略、gmp 的市场定位以及在中国的运营等方面。
AC建筑创作(以下简称AC):如果与其他欧洲建筑设计企业相比较,gmp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是很成功的。gmp的作品不但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各地的大中型城市,而且,作品覆盖了住宅、商业办公、大型交通枢纽、体育设施等多种类型,甚至包括“国家博物馆”这样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建筑。国外设计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到这样的水平是不多见的。gmp的秘诀是什么?是什么特质让gmp与中国市场如此契合?
吴蔚(以下简称WW):这要看怎样定义“成功”;如果从专业认可度上来看,有比gmp做得更好的设计企业;如果从市场规模上看,也有比gmp做得更大的。但gmp 始终在“专业认可度”和“市场规模”中努力找到一种平衡。gmp始终是一个过百人的大事务所,历史上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估计也会保持这样一个人员规模。与人员规模相对应的,并不单纯是市场规模的“体量”,我们还比较看重设计作品类型分布的宽度和比例,或者说,我们看重一种更全面更综合地解决城市和建筑问题的能力。
notion image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
能体现建筑美学追求的“高大上”我们要做,但关系到城市发展和建筑建造技术能力的“傻大粗”,我们也要做。举一个例子,gmp在上海设计了不少产业(类工业)建筑,并计划与同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gmp的产业建筑》(暂定名)一书。在中国,这类“傻大粗”建筑常常不被重视,甚至在这个领域我们很难找到中国的评论家进行评价;相反,在德国,评论家与专业从业者对此类建筑非常有兴趣,因为产业建筑包含着丰富的城市历史价值、城市更新的过程、现代化产业对应的新的建筑形态,等等,有着非常丰厚的涵义。再举一个例子,汉堡的A380的总装车间也是gmp做的,充分显示了gmp的先进成熟的结构设计,比如机库这么巨大的门怎么实现上下左右打开,每个细节都充满技术含量。这样的建筑,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设计”可讲,但实际上却能带动建筑行业的设计技术水平、建造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价值的。
notion image
空中客车公司汉堡工厂
也许因为我们对“建筑设计”有更加宽广的定义,追求从设计理念到建造技术的综合能力,使得gmp的市场类型保持着比较健康、综合的比例架构,也使得gmp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稳定的发挥。
“成功”很难用数据来评价。如果非要用数据来说明,那一定是在同类项目或同类企业之间的比较;gmp这样的设计企业与个人为特征的明星设计师事务所,是没有可比性的。在同类设计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在数据统计上,gmp 超高层项目积累不是第一名,文化建筑的数据也未必占优,但德国有一个建筑行业奖Architects' Darling,2015年首次评选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事务所,1500个德国建筑师投了票,gmp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是彼得·卒姆托,第三名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这个排名同样是很主观的,标准就是每人心目中的企业声望的排名。
在中国做项目时,我们比较有耐心,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同时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在投入方面也比较不惜成本,经常做一些让业主惊讶的“额外工作”,例如现场服务。随着建成项目越来越多,而且总体质量不错,口碑就出来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notion image
上海外滩SOHO
AC:当我们建筑媒体面对有历史有规模的大型综合设计企业时,总会感到,很难用清晰的语言概括出企业的核心特征。这也往往成为大型企业品牌推广中的困难。因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反而易变得模糊,从而无法让人在短时间内对企业获得深刻的印象。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gmp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WW:这让我想到一本书—冯·格康教授的手绘草图的书,《信手之间》,书中有他当年画的很多节点的草图,非常漂亮。不光是建筑的节点,还有家具的节点,说明他对构造和建筑工业是非常了解的。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在职业初期,在瑞士和德国的求学、实习经历。德国和中国刚毕业的建筑学学生,对建造的了解都是比较初级的,但接下来的职业方式却不太一样。根据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的统计数据,77%的建筑师事务所不超过四个人,所有事情要建筑师自己做,比如招标、定材料、现场监督等等。建筑师在一个项目里,把这些零碎的事情都跑下来之后,对建造的整体工作基本就熟悉了,再做别的项目就有很好的底子。这可以说是gmp或整个德语区国家在建筑职业素养上的普遍特征。
notion image
《信手之间》封面
由此,我想,建筑不只是涉及观念、理论、创意,对德国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gmp是实干型的。gmp的特殊之处应该是来源于工程,来源于建筑建造过程,其中的体会、经验和智慧,经过不断地挖掘和升华,赋予了gmp作品特殊的建筑美学气质,一种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的、基于技术理性与建造工艺的理性气质。
notion image
2000 年汉诺威世博会基督教馆
比如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这个项目,是gmp的所有体育项目中第一个将结构包起来的建筑。为什么要包起来?项目施工周期为2年,非常短,做漂亮的钢结构工艺不成熟、加工时间也不够;但根据gmp在中国的经验可知。中国的铝板幕墙是相当先进的,曲面做得非常好,而且施工速度快、技术成熟。用铝板将结构包起来,其实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决定。因工期等因素的限制,才最终做成这样。这是一种根据现实条件、因时因地的创新。
notion image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notion image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铝板幕墙
我们在介绍gmp的作品时,如果先讲一套的理论或哲学,而后经由理论推导出建筑的具体设计,这不太真实,也不是gmp的特点。相反,当gmp的作品建成,可能会很“多义”,可以被人们从很多角度去解读,并解析出理念线索;就好像影评家写影评,解读出导演想都没想过的问题和角度。
我最近在看冯·格康的自传,更加深了这种感觉。很多价值观、方式方法是在他骨子里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东西,并不是后天形成的某一种理论在指导他向前走。
但这并不是说,建筑观念、理论的梳理对gmp不重要。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核心价值的提炼,我也感到我们做得还很不够。gmp侧重于方法论,之前提出的“四个设计理念”和“对话式设计”只是方法,都不是理论。德国出了很多理论家、哲学家,但如果我们期望将建筑职业中的精华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仍然是比较难的,这是gmp目前存在的一个弱势。
AC:gmp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您觉得,经过本土化过程的“中国的gmp”与“德国的gmp”是否是同一个?德国的合伙人对中国国情是否真正了解?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您的工作是否给予支持。
WW:在今年gmp合伙人非正式会议上,有个有趣的场景:一个做德国项目的合伙人,在15 分钟内介绍了两座步行桥、一个跨海大桥、一个体育场投标方案,要阐述很多细节以便把时间用满;另一位做中国项目的合伙人,同样的时间内介绍了8 个项目,最后还因为时间原因省略了13个项目……中国和德国的建筑市场的状态,反差还是比较大的:那个步行天桥做得真是很细很漂亮,建筑师和工程师一起,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中德两国建筑师,除了项目数量的差别,专注的方向也不同;在一个500人的跨国家跨地域的国际事务所,要求大家的想法完全一致是不太现实的;但总体来讲,德国同事对中国国情还是了解的,而且基本上都能抱着一种对等或尊重的态度。
notion image
中国国家博物馆(gmp原始方案)
notion image
上海漕河泾三方办公楼
我遇到一位德国的建筑理论家福尔克·耶格,他认为日本建筑对冯·格康影响很大,对整个西方战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都很大。东方文化对冯·格康的影响很深,他到中国来,其实并没有觉得特别陌生。他对新事物的认知比现在的德国年轻人更快。他在德国的《明镜周刊》上发表过看法,同情并理解中国的国情,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
在gmp落地中国的最初几年,冯·格康来中国的次数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年来了14次,接触了大量的中国业主;他自己拖好几个箱子,有一次甚至行李也丢了,跟中国业主也拼过酒,我们认为一般不会发生在他这种年龄和地位的人身上的事情,他都经历过。这些经历,使冯·格康先生对中国国情有历史性的认识,看事情更丰满,并不会因为偶然事件或偶然因素就改变决定。
notion image
临港新城航海博物馆概念草图
notion image
临港新城航海博物馆
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头两年,几乎所有合伙人都反对,因为斥资太多,投标中标率非常低,当时亏损了300万德国马克(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这对中小型事务所来说是灭顶之灾。当时冯·格康先生说,“从理性的角度,这事是不能做的,但从我的直觉来讲,这事还是要做”。这样的判断不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也根植于他的年龄和阅历。经过十几年的合作,冯·格康对我是比较信任的。目前中国业务的格局是个“铁三角”,格茨、胥茨和我,我们三个互相分工,中国项目的很多决策都是我们三个一起商量。
AC: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整个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期。很多外资建筑设计企业在中国的部门都有裁员甚至关闭的情况发生。gmp中国区今年的情况怎样?
WW:今年的情况应该是正常,没有裁员计划,也没有大量的进人。我们员工的流动率本来就比较小,北京分部的流动率平均不到3%,上海不到6%。而且我们今年的任务比较稳定。这可能得益于我们业主的总体构成还是良性的。一方面大家都感到市场不好,我们自己也有些项目停下来。而另一方面,根据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调查数据,中国是每4万人有一个建筑师,这里的建筑师是按照一级注册建筑师(3.5 万人)来算的。相较之下,德国是每806人有一个建筑师,意大利每400多人就有一个。由此可以猜测,中国建筑行业的“产能过剩”似乎并不是数量上的过剩,而确实是在结构上、工作内容和职责上需要调整改善。
notion image
海淀基督堂
notion image
南宁国际会议中心
gmp中国公司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建筑师在工作5 年前后的离职率比较高。因为我们有意安排一个建筑师新手从方案、施工图设计到现场服务轮着做,5 年时间基本能轮两轮。这样,他们对建筑设计从概念到建成的全部环节都有了了解和学习。不少年轻建筑师经过5年的职业历练,很自信地出去独立创业了。这种职业培养的方式,使得gmp成为一个行业人才的孵化基地,从gmp走出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造就了不少优秀的小型设计事务所。
AC:在gmp的整个版图中,中国市场对于gmp品牌、对于冯·格康先生来说,是什么样的地位或分量?由于中国不同的文化语境,gmp这个品牌也许能在这个土壤上产生一些新的机遇,或者是优化自己基因的可能?或者是在市场化运作之外还有更高的雄心?针对变化的中国市场,gmp是否也要改革?之前的经验是否还可用?
WW:对gmp而言,中国市场有两大吸引力。
第一,能成就事务所在短时间内落成大项目的梦想,一种建筑设计职业的巨大成就感。临港新城,2001年规划,2007年基本出现雏形。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城市规划的成形落地,欧洲建筑师生前根本看不到。东方体育中心从设计到建成,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对久一些,7年建成。再对比德国类似的大项目,做十几年做不好的很多。比如柏林中央火车站项目做了14 年,中间经历各种波折。柏林新机场,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2006年开工建设,不断推迟竣工时间,检察机构要介入调查管理部门的责任实情。汉堡的易北河爱乐音乐厅,从2007年开始建设,预计2016年底竣工。造价则从7700 万欧元预算涨到7.89亿欧元,增至10倍。冯·格康专门写了一本书《柏林勃兰登堡机场黑匣子》探讨这个问题,德国媒体说这本书是他对德国大型项目和项目管理做的一次清算。中国尽管在工艺上、完成度上跟德国有很大差距,gmp还是愿意在中国做项目,因为建筑师的雄心和梦想能够得到满足。
notion image
临港新城规划模型
第二,gmp在中国市场做得比较顺利,有一定的收益。发展到现在,德国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和建筑专业媒体,都认为gmp和中国结合得非常密切,甚至我去办德国签证的时候,签证官都会问,是你们做的临港新城啊。我们在中国的成绩,在欧洲被认知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
现在需要质疑的是,gmp是否有些太过依靠中国市场了?因为中国市场的繁荣可能给我们自己造成一种假象,就是我们运行得还挺好。很多中国业主会专程跑到德国来看gmp的作品,如果不专注欧洲市场,再过五到十年,很有可能我们在欧洲没有作品可看。几年前我们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德国和欧洲保持竞争力。坦率地讲,在德国做项目很辛苦,历时长,决策过程复杂,有时候会入不敷出,但还是要做。这样才能保持gmp在全球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所以合伙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加强捕捉德国和欧洲的项目,即使很小的项目也很有意义,在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参与其他的高水平设计竞赛。
notion image
吴蔚
建筑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建筑学硕士,瑞士工程师建筑师协会会员,中国区合伙人,1971 年生于甘肃兰州,1992 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92 年至1994 年于甘肃省建筑勘查设计院工作,1994 年至1995 年赴瑞士学习德语,1995 ~ 1998 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建筑系学习。1997 ~ 2000 年在瑞士苏黎世市Skyline Architecture 建筑师事务所及Swiss German 咨询顾问公司任职。2000 年师从马里奥· 坎比教授获得获得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Diplom)。2000 年于冯· 格康,玛格及合伙人事务所任职,2001 年起任gmp 北京、上海分部首席代表,2004 年起任gmp 事务所项目合伙人,2009 年成为gmp 中国区合伙人。
notion image
中国国家博物馆
notion image
北京德国使馆学校及公寓楼
notion image
浦东万向大厦
notion image
北京中国移动信息港
notion image
中国人寿数据中心
notion image
临港投资公司标准厂房
更多内容请参见
AC《建筑创作》2016年第1期总第188期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官方淘宝店现已发售,购买请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
http://t.cn/Rqg0Kpi
官方微店现已发售,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Tommy
notion image
AC最新刊
最新刊丨无尽空间:自由与秩序——凤凰中心专辑

Copyright © 2024 原型-立面出版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