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立面出版

图书推荐 l 斯坦福 · 安德森 《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2000)

欢迎阅读~
图书推荐 l 斯坦福 · 安德森
《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2000)
阅读:陆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notion image
图片
图书初版封面
《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
Peter Behrens and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斯坦福 · 安德森
Stanford Anderson
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
The MIT Press
2000 年初版 精装(已绝版)
2002 年再版 平装
444 页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 Stanford Anderson(1934-2016)
斯坦福 · 安德森(Stanford Anderson)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家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图 1)。他 1958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获得建筑学学位,1963 年开始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直至退休,并在 1991 至 2004 年间任建筑系主任。1975 年,他在 MIT 建筑系创建了 “历史、理论与批评”(History, Theory and Criticism,简称 HTC)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分别于 1974-91 年及 1995-96 年间担任项目负责人,也是“艺术与城市形态” 项目主任。安德森在建筑历史、理论与批评领域造诣极深,尤其在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上议题丰富,视野广博,成就卓著,并培养出了许多一流学者人才。安德森 2013 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顾问教授称号,并于 2015 年向建筑系赠送藏书 1300 余册,其中包含的《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Peter Behrens and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一书,正是安德森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2002 年,该书再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图书馆中所藏正是这一版本(图 2)。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 斯坦福 · 安德森《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同济赠书扉页
成书经过
1961-62 年,安德森因获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Fulbright Scholarship),得以赴德国慕尼黑学习考察,由此开始了他关于彼得 · 贝伦斯(图 3)的研究历程。1968 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相关研究的博士论文。1970-1992 年间,安德森选出论文其中五章的内容和第六章的部分内容陆续发表在《Oppositions(对立面)》、《Perspecta(观点)》等建筑杂志上。2000 年,安德森保留博士论文原有八章,但对内容做了一定修改,为每章增加后记梳理近期相关研究,并新增第九章,形成《彼得 · 贝伦斯和一种二十世纪的新建筑》(以下称《彼得 · 贝伦斯》)一书,由 MIT 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完成博士论文到最终成书,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对此,安德森在序言中谈到,他关于贝伦斯的研究之所以能一直 “存活”,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出现的史料没有使他的研究无效或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写作中持续保持的批判性态度。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3 贝伦斯肖像,1899 年
章节内容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4 全书各章目录
《彼得 · 贝伦斯》一书共九章。本书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贝伦斯刚从艺术家转型为建筑师时候的设计作品。第四章叙述贝伦斯担任杜塞尔多夫艺术与手工艺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Düsseldorf )校长时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第五章到第八章是全书的核心,介绍贝伦斯到柏林之后,与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llgemeine Elektricitäts-Gesellschaft,简称 AEG)合作的实践,包括这个时期诞生的、他最为伟大的作品——AEG 透平机车间(AEG Turbine Factory,也有译作 AEG 涡轮机厂)。第九章是 2000 年出版前增补的,是对贝伦斯在两次大战之间晚期作品的重新评估。该书各章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具体内容按照核心问题或主题来书写,虽然时间上有重叠但内容并不重复(图 4)。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5 1901 年达姆施塔特艺术村的展览(Ein Dokument deutscher Kunst)开幕式
书中第一章《贝伦斯早期作品的背景:1900 年前后德国和奥地利新建筑的兴起》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追溯贝伦斯早期艺术活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在安德森之前,欧洲现代建筑诞生的历史叙述常常是:1899 年维也纳建筑师奥尔布里希(Joseph Olbrich)成为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Darmstadt Artists’ Colony)的建筑师,而后由 1901 年的达姆施塔特展览 [1](图 5)等相关事件开启了所谓的现代建筑运动。作者却反问道,维也纳对德国建筑产生的影响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早,是否达到想象中的、如此正面的影响呢?他研究 19 世纪末的社会背景,指出当时德国建筑师的探索仍是保守、折衷的状态,奥尔布里希的创新活动其实并没有那么受欢迎,反而是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德国 [2] “青年风格(Jugendstil)” 派艺术家们对这些新思想保持开放态度。贝伦斯正是其中一员,他在达姆斯塔特艺术家村才自学成为一名建筑师。
[1]1899 年,为了探索艺术与生命更好结合的方式,路德维希公爵(Ernst Ludwig)召集了七位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来到达姆斯塔特,这一团体第一个任务就是在达姆施塔特边缘美丽的丘陵公园马蒂尔登霍赫(Mathildenhohe)内设计并建造一个建筑群。这些宿舍、工作室以及私人住宅将构成了达姆斯塔特艺术家村的第一个展览。奥尔布里希作为艺术家村里唯一接受过职业建筑师训练的人,负责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除贝伦斯自宅之外所有的建筑设计。1901 年 5 月 15 日,艺术家村的庆典活动开幕。
[2] 当时,除了德国本土的艺术家以外,奥尔布里希也从维也纳来到德国进行活动。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6 贝伦斯自宅音乐室,画中人物手捧水晶
第二章《贝伦斯 “生命之为艺术(life as art)”[3] 概念的变化:早期作品回顾》是对贝伦斯早期作品及思想的综述。作者开篇再次发出质疑:人人都说 AEG 透平机车间是现代建筑的一种范式(paradigm),但从未有人继续思考该建筑的设计到底典范在何处。作者认为,在设计 AEG 透平机车间时,贝伦斯所关心的并不是用现代工业的建造方式来重塑建筑,而是希望通过艺术将技术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作者认为,这种态度是尼采 “生命艺术” 的体现,贝伦斯希望并尝试将艺术与生命不断结合,正是在这一理解下,其早期的设计实践中那些形式明显不同的建筑才能够被串联在一起。此外,贝伦斯将“晶体(crystal)”[4]  这一物体看作 “生命艺术” 的符号:它既代表建筑师 “通过艺术将日常经验转化为充满意义的灿烂生活” 的意图,也以明确的形象出现在贝伦斯为达姆斯塔特展览所设计的海报、台灯、建筑中(图 6)。
[3] life as art 应是 Lenbenskunst 的英译,这个词哲学界一般译作 “生活艺术 / 生命艺术”,章名从安德森英译作 “生命之为艺术”。
[4] 作者认为贝伦斯对晶体和钻石象征意义的强调可能受到法国小说家司汤达 “结晶(crystallization)” 理论的影响。1818 年,司汤达来到萨尔茨堡(Salzburg)附近的盐矿进行了一次旅行,在那里,他发现一根非常普通的小树枝由于被盐的结晶覆盖,变成了一根迷人的、仿佛镶满钻石的魔杖。于是司汤达提出了一种爱情理论:女人在情人眼里经历了一个 “结晶” 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女人才能转化成理想化的形象,激起情人的激情。因此,贝伦斯选择了晶体这一超越日常经验的物质客体来作为他表达 “生命艺术” 思想的符号。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7 贝伦斯,达姆斯塔特,贝伦斯自宅,1900-1901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8 贝伦斯,剧场计划,1900 年
第三章《贝伦斯最高的_文化象征_(Kultursymböl),剧场:达姆施塔特,1900-1903 年》展现 19 与 20 世纪之交的德国,人们受尼采影响,普遍希望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能够摆脱互相孤立的状态,在更大的文化纲领(cultural program)中发挥作用。贝伦斯于 19 世纪末创作的 “装饰木刻画(decorative woodcuts)” 就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作者在对其进行分析后,又详细叙述了达姆斯塔特展览(图 5)的缘起和过程,并解读了贝伦斯的参展作品——他设计的自宅(图 7)。自宅音乐室中的所有装饰均以钻石为母题,抽象的装饰画描绘了一位手捧钻石的宗教人物(图 6),表达了他心中家庭生活的神圣性。贝伦斯认为,剧场之于社区共同体(community)的意义就正如音乐室之于自宅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尝试将他对建筑的兴趣与戏剧概念相结合。在这一章的后半段,作者详细介绍了贝伦斯所作的一个未实现的剧院设计(图 8),方案中,他试图弥合自然主义戏剧影响下的剧场设计(naturalistic theater)中舞台与观众席的分离,以十分理想的圆形平面象征演员与观众的同一性,又精心考虑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区域,促进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互。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9 贝伦斯,哈根火葬场(a crematorium in Hagen),1905-1908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0 San Miniato al Monte 教堂,佛罗伦萨,12 世纪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1 贝伦斯,曼海姆,国际艺术与园林展览会展厅和装置,1906-1907 年
第四章《建筑理论与教学:杜塞尔多夫,1903-1907 年》介绍贝伦斯在 1903 年执掌杜塞尔多夫艺术与手工艺学校后,如何探索到了新的设计道路。贝伦斯曾邀请刚刚设计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著名荷兰建筑师贝尔拉赫(Hendrik Petrus Berlage)来杜塞尔多夫执教。虽然贝尔拉赫没有接受邀请,但其弟子劳韦里克斯(J.L. Mathieu Lauweriks)受邀前来。受荷兰一脉影响,贝伦斯也尝试从历史范例中总结出几何学规律并运用到建筑设计。哈根火葬场的设计就明显受到意大利罗马风教堂影响(图 9、10)。作者提到在采访密斯和格罗皮乌斯时,他们都主动谈及这个项目中的几何学运用,年轻的格罗皮乌斯表示他从类似研究中获益不少。而后,受奥古斯特 · 施马索(August Schmarsow)的间接影响 [5] ,贝伦斯又摆脱历史建筑的参照,转而探索新的空间塑造方式,着重关注作为抽象空间补充的肉身性(corporeality)问题(图 11)。
第五章是《现代建筑与工业,一种历史决定论的文化策略:柏林 Ⅰ》。1907 年,贝伦斯离开杜塞尔多夫来到柏林,成为德国当时最大的电气工业公司——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艺术顾问。这一章首先介绍他来到柏林时的大背景,当时初生的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现代工业第一次结合是如何发生的。贝伦斯的艺术观正是在此时基本成型:他支持黑格尔的_时代精神_(Zeitgeist)和里格尔的_艺术意志论_(Kunstwollen),主张在历史经验的层面上服从于科学技术,但在文化理解的层面中不完全接受它们。1910 年,他宣称,纪念性艺术(monument art)必须表现真正推动社会的力量。虽然他现在承认科技带来的技术和物质进步(technology and material progress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y)已经占据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位置,但他认为技术仍然只是一个物质问题,而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综合(synthesize)技术和艺术,使现代文明提升为一种真正的文化(modern civilization might be elevated to a true culture)。
[5] 当时贝伦斯在杜塞尔多夫艺术与手工艺学校的一位同事威廉 · 尼迈耶(Wilhelm Niemeyer)是施马索的学生。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2 贝伦斯的弧光灯设计(右)与此前该产品设计的对比
第六章是《工业设计,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策略:柏林 Ⅱ》,介绍贝伦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创新,让读者从其他方面观察和认识他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具体设计策略。如,作者为一组弧光灯设计作了有趣的对比:相较原有的设计,贝伦斯并未更改灯的机械结构,而是改进外壳来表现他的电气美学(图 12)。本章还引入 “Tektonik-Stereotomie(建构 - 切石术)”这对术语的概念史,展开更深层的历史与理论探讨。Tektonik 由构件组合而成,在结构框架中若是构件所处位置不同,则其功能也不同(如木材或金属框架);而 Stereotomie 只能在规律且封闭的形式中构想(如砖石墙)。这段讨论引出了下章开篇的作者分析:安德森认为,AEG 透平机车间(图 13)一例兼有设计者的 Stereotomie 偏好和大跨度框架结构的 Tectonik 特质,正是得益于德国建筑理论从物质形式到空间的重心转变,在结构概念上处于两个极端的 Tektonik 和 Stereotomie 被包容在贝伦斯所强调的 “空间” 理解中。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3 从室外东南角看 AEG 透平机车间(AEG Turbine Factory),1908-1909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4 AEG 透平机车间的东南面与侧面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5 贝伦斯,AEG 高压工厂(AEG High Voltage Factory),1909-1910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6 贝伦斯,AEG 小型电机厂(AEG Small Motors Factory),1910-1913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7 贝伦斯,AEG 大型机器装配车间(AEG Assembly Hall for Large Machines),1911-1912 年
第七章是《为工业而设计的建筑,AEG 工厂群:柏林 Ⅲ》。虽然该书第七章才开始具体介绍最具历史意义的 AEG 透平机车间,但作者在前六章已经从早期艺术作品、教学、工业设计等多个方面做好其种种思想形成的铺垫。使读者读到此章的建筑设计分析,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车间山墙面是整个 AEG 工厂群的展示面,贝伦斯特意为之设计实际不承重的混凝土转角,在视觉上突出建筑的体积感和纪念性。而车间庭院一侧的立面(图 14)则更多是工程师实用主义出发的设计结果。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尽管车间三角拱结构的稳定是由工程计算实现的,贝伦斯却未将土木工程师视作建筑师真正的合作者。技术对他而言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之后,作者还介绍了贝伦斯在 AEG 厂区内的其他精彩设计,如高压工厂(图 15)、小型电机厂(图 16)、大型机器装配车间(图 17)等。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8 贝伦斯,法兰克福煤气厂(the gasworks in Frankfurt am Main),1910-1912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19 贝伦斯,圣彼得堡大使馆(the Embassy in St. Petersburg),1911-1912 年
第八章《表现、习俗和作为表现的习俗(Convention as Expression):柏林 Ⅳ》主要介绍了贝伦斯与 AEG 公司合作的同时,他设计的其他项目。这些项目有明显的形式差异,有的被贴上了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标签,例如法兰克福煤气厂(图 18),有的被视为是古典化和回溯性的(classicizing and retrospective),例如圣彼得堡大使馆(图 19)。但是作者认为,作品中不同的形式结果可以解释为习俗(媒介、传统、材料等)和个人表现(personal expression)在设计过程中的相互竞争。这些要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委托的变化而改变,而贝伦斯将这两种力量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形成了 “作为表现的习俗”。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0 贝伦斯,Dombauhütte(大教堂建筑小屋),1921-1922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1 贝伦斯,法兰克福附近的 Farbwerke Hoechst(赫希斯特染料厂股份公司)工厂,1920-1924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2 AEG 新总部大楼入口图绘,1938-1939 年,未建成
第九章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岁月》。作者认为,一战后德国生存状况恶劣,因而贝伦斯自 1920 年重新强调手工艺在文化和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比如他在慕尼黑德意志手工艺博览会(Die Deutsche Gewerbeschau München )上的 Dombauhütte(大教堂建筑小屋 [6])(图 20)和法兰克福附近的 Farbwerke Höchst(赫希斯特染料厂股份公司)工厂(图 21)设计就是他在手工艺转向对砖建造可能性探索的实例。1927 年,贝伦斯受邀参加德意志制造联盟主办的斯图加特魏森霍夫(Weissenhof)实验住宅展,作为老一代建筑师并未融入柯布、格罗皮乌斯等年轻一代正在开创的新主流中,但他也仍在不断坚持着设计探索。他的职业生涯晚期甚至与希特勒的城市构想相勾连,设计生涯最后一个项目 AEG 新总部大楼(图 22)位于阿尔伯特 · 施佩尔(Albert Speer)“日耳曼尼亚” 计划的南北轴线上,该建筑最终未能实现。1940 年 2 月 27 日,贝伦斯在柏林的布里斯托尔酒店逝世。
[6]Bauhuette,中世纪时候用来指石匠行会,也用来指建造教堂时候堆放、加工石材的场地,可以叫建筑小屋、石匠小屋、石匠行会等。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3 贝伦斯,“学者的研究”,奥地利博物馆展览,1923 年
notion image
图片
图 24 丢勒,忧郁 Ⅰ(Melencolia I),1514 年
在最后的总结部分,作者对比了贝伦斯题为 “学者的研究(Scholar’s Study)” 的室内设计和丢勒的铜版画《忧郁 Ⅰ(Melencolia Ⅰ)》(图 23、24),指出潘诺夫斯基曾分析丢勒的这张画 [7] ,认为它展示了 “忧郁” 作为一种被动的状态,由对知识和经验的讽刺性不连续的洞察所诱发(an intense insight into the ironic discontinuities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理想主义所引发的悲怆与忧郁是理解贝伦斯的关键,而这种理想主义可以用贝伦斯对 “艺术与技术” 这一对概念的态度来理解。作者认为,“艺术和技术”中间的“和”,对贝伦斯从不意味着认同,像在 AEG 透平机车间这样的建筑里,他积极地寻找艺术与技术之间恰当的关系,但他始终有所保留(there was always reservation)——对技术的怀疑引发了他面对工业文明的忧郁,也引发了他的建筑作品形式中所表现的一种悲怆(pathos)特点 [8]。
[7] 安德森参考自 Erwin Panofsky, The Life and Art of Albrecht Dür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156-181.
[8] 有关安德森所提及的贝伦斯建筑中所表现的悲怆(pathos)特点,参见其另一篇论文:Anderson, S. (1991). The Legacy of German Neoclassicism and Biedermeier: Behrens, Tessenow, Loos, and Mies. Assemblage, 15, 63–87。其中作者提到,“在贝伦斯的写作和设计作品中…… 最重要的的是他面对现代文明时的宿命主义般的顺从。带着这种听天由命的悲怆(pathos),贝伦斯决心服务于时代精神”,“贝伦斯的作品经常地传达出一种非常强烈的悲怆(pathos)…… 这或许来源于古典理想与现代社会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结语
该书开篇就自陈,持续的批判态度是这部著作的重要基石。安德森研究贝伦斯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试图去澄清以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史学家在建构现代建筑运动正当合法性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误读。安德森超越了黑格尔式的史学立场,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决定论。他收集整理历史书信、演讲、文章等丰富原始资料,试图展现在复杂历史背景下,建筑师这一独立、能动的主体所产生的思考与实践意图。MIT 出版社官网也评价道:“本书对 20 世纪发端建筑先驱的作品做出细致入微的小心推理与大胆的理解,以敏锐、批判的方法揭示了现代主义背后意图和态度的复杂性……” 安德森对贝伦斯代表作 AEG 透平机车间(图 13)设计思想的评述是这种史学批判的最好呈现,容摘录如下:
“如果说‘坦率的(frank)工业建筑’是指工程原理、材料条件和功能目的在建筑的塑造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 AEG 透平机车间就并不属于如此有限的一类。如果说‘有尊严的工作场所’意味着直接的社会福利在建筑观念中起着独特的作用,那么 AEG 透平机车间又必须被排除在外…… 如果说 AEG 透平机车间是第一座现代建筑,是指它是第一座试图将特殊的现代材料、技术和需求‘结晶(crystallize)’为审美意志的标准、理想化的形式,是第一座试图为工业、国家和时代意志的象征性服务的建筑,那么,AEG 透平机车间可能才确实配得上人们所宣称的这一角色……”
(完)
本文由王凯副教授所主持博士生课程 “建筑理论前沿” 中的一次读书汇报发展而来,感谢卢永毅教授和王雨林博士候选人对文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细致耐心的修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理论前沿” 课程本学期以安德森图书馆中的藏书为基础,展开一系列与安德森教授有关的研究,最终成果将以展览的方式呈现,敬请感兴趣读者关注。
图片来源:
图书封面:MIT 出版社官网对本书的介绍页面 https://mitpress.mit.edu/books/peter-behrens-and-new-architecture-twentieth-century
图 1:https://news.mit.edu/2016/professor-stanford-anderson-dies-0112
图 2:原书扫描
图 3:原书图 3.1
图 4:原书扫描
图 5:原书图 3.5
图 6:原书图 3.9
图 7:原书图 3.6
图 8:原书图 3.13
图 9:原书图 2.12
图 10:原书图 2.13
图 11:原书图 4.15
图 12:原书图 6.1、6.2
图 13:原书扉页
图 14:原书图 7.8、7.14
图 15:原书图 7.21
图 16:原书图 7.27
图 17:原书图 7.32
图 18:https://images.lib.ncsu.edu/luna/servlet/detail/NCSULIB112385180949:Gas-Works?qvq=w4s:/where%2FFrankfurt%2Bam%2BMain%2C%2BHesse%2C%2BGermany&mi=9&trs=70
图 19:原书图 8.46
图 20:原书图 9.3
图 21: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gallery/2015/apr/09/brick-the-building-blocks-of-civilisation-in-pictures
图 22:原书图 9.30
图 23:原书图 10.1
图 2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Albrecht_D%C3%BCrer_-Melencolia_I-Google_Art_Project(_AGDdr3EHmNGyA).jpg
参考文献:
[1]Anderson, S.. Peter Behrens and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M]. Mit Press, 2002.
[2]James-Chakraborty, K.. Review of Peter Behrens and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J].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62(3): 398-400.
[3]Gaugham, M.. Review of Peter Behrens and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ign History Society], 2001, 14(3): 237-240.
点击 “阅读原文” 可链接到 MIT 出版社官方介绍页面
 
感谢关注 > 本文由简悦 SimpRead 转码

Copyright © 2024 原型-立面出版

logo